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原住民族與社會工作
Indigenous Peoples and Social Work 
開課學期
107-1 
授課對象
社會科學院  社會工作學系  
授課教師
李美儀 
課號
SW2028 
課程識別碼
310 25910 
班次
 
學分
3.0 
全/半年
半年 
必/選修
選修 
上課時間
星期四7,8,9(14:20~17:20) 
上課地點
社203 
備註
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
總人數上限:50人
外系人數限制:10人 
Ceiba 課程網頁
http://ceiba.ntu.edu.tw/1071SW2028_ 
課程簡介影片
 
核心能力關聯
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
課程大綱
為確保您我的權利,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
課程概述

為了建構符合台灣社會民情的社會工作專業與方法,社會工作「本土化」的主張已成為台灣社會工作發展的重要目標。「原住民族社會工作」亦在台灣社會工作本土化浪潮的推近下逐漸獲得重視,然而,本土化社會工作等相關概念的建構與論述仍多以主流的非原住民族社會脈絡為基礎,以漢人為中心的社會工作方法,缺乏對原住民族世界觀的認識,除了難以針對原住民族案主提供有效的服務與協助,甚至可能在服務過程中對其造成傷害。因此,如何去解構以漢人為中心的社會工作論述與方法,並提供符合原住民族需求的社會工作專業知識,成為助人工作者在服務原住民族部落與個人所需具備的專業能力。有鑒於此,本課程聚焦於介紹原住民族社會工作方法與原則,課程將分成四部份:(一)、認識原住民族世界觀與當代處境的社會歷史脈絡;(二)、探討當代原住民族個人、家庭與集體所面對的多元社會問題與挑戰;(三)、介紹原住民族社會福利政策之演進及反思現行原住民族社會工作方法;(四)、瞭解原住民族文化優勢。 

課程目標
加拿大第一民族學者Dr. Vern Morrissette提出原住民族社會工作需以原住民族獨特的世界觀為發展的基礎。美國原住民族學者Dr. Maria Brave Heart也強調原住民族社會工作之助人工作者除了需認識原住民族世界觀,亦須認識歷史殖民壓迫對於原住民族社會的衝擊以及跨世代的影響。另一位美國原住民族學者Dr. Karina Walters進一步指出,若要有效協助原住民族解決所面臨的社會問題,助人工作者需運用在地模式,將原住民族文化﹝譬如:傳統文化實踐、祭典及儀式、集體的社會支持網絡等…﹞納入處遇方式。因此,本課程之規畫涵蓋上述要點,期待同學修習這門課後,對於原住民族當代社會問題能從歷史與社會演變的脈絡有更全面的認識與理解,並透過認識原住民族世界觀及文化優勢,提升原住民族助人工作之文化敏感度,並重新思考符合原住民族部落與個人需求的社會工作方法。 
課程要求
課堂參與 (15%):同學需在上課前完成指定閱讀,並將其應用於課堂的分組討論中。此外,每堂課結束前需填寫並繳交學習回饋單,回饋單包含三大問題:(ㄧ)、今天課堂中你學到什麼?(二)、今天課堂中的哪個部份仍不夠清楚,希望有更多的釐清?(三)、針對今天的授課內容請提出至少一個問題?

小作業 (10%):請準備一份最能表達你個人目前對於原住民族印象或觀感的影音或圖像(可以是一張照片、一張圖、一首歌或一部電影等等),並將該影音/圖像帶到課堂上,同時附上一段不超過200字的說明。說明內容可參考下列提問:1.這份影音/圖像傳達甚麼訊息? 2.你對於原住民族的印象和觀感為何? 3. 選擇這份影音/圖像來表達你個人對於原住民族的印象或觀感之原因? (備註:音樂或影片以不超過30秒為主。)

期中作業(20%):挑選一部與原住民族相關之紀錄片或影片(包含本課堂放映之紀錄片),寫下你的心得與反思,並討論該紀錄片如何影響、啟發或改變你對原住民族的認識?

期末作業(40%):每組人數4-5人為主,從原住民族面臨的社會問題中挑選其一,深入探討問題的成因,且針對現行的處遇方式提出批判與反思,並提出具備文化敏感度的處遇方式或建議。

期末報告(15%):將期末作業簡化以口頭報告的方式向全班同學分享,每組報告時段以25分鐘為主(15-20分鐘口頭報告、5-10分鐘接受同學提問)。期待透過期末報告,讓同學們可以透過分享和交流,對原住民族社會議題以及社會工作助人方法有更多元與全面的認識。

備註:作業不接受遲交,但如果遇特殊情況,無法如期繳交作業,請於作業截止日期前和授課教師聯繫,並討論替代方案。 
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
 
Office Hours
 
指定閱讀
待補 
參考書目
請參考每週指定閱讀。 
評量方式
(僅供參考)
   
課程進度
週次
日期
單元主題
第1週
9/13  原住民族與社會工作課程介紹

說明:本週將簡介原住民族與社會工作課程。

指定閱讀:
1. Kui(許俊才)、Aki(黃雯絹)(2013)。〈原住民(族)與社會工作的相遇─ 是美麗還是哀愁?〉。《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3(2),89-114。
2.李明政。(2016)。原住民族生活發展與轉型正義。《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6(1),97-121。
3.王增勇(2011)。原住民社會工作。載於呂寶靜(主編),社會工作與臺灣社會(第二版)(頁229-258)。臺北市:巨流。

延伸閱讀:
1. 夷將•拔路兒(1985)原住民:為什麼我們選擇這個名稱,原住民,1985年2月15日。
2. 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中文版。
3. 臺灣原住民族正名運動政府體制文獻史料彙編。國立政治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編輯。資料參考連結:http://www.apc.gov.tw/portal/docDetail.html?CID=217054CAE51A3B1A族並進而討論何謂原住民,且探討「原住民族」 vs. 「原住民」之差異。 •  
第2週
9/20  原住民族宇宙觀、知識體系與文化
說明:本週課程探討原住民族宇宙觀與知識體系,藉此認識原住民族的獨特性,進而培養同學多元文化觀點。

2:20-3:10 原住民族宇宙觀 (地點:社工系館211教室)
3:30-4:30 「靈山」紀錄片放映 (地點:臺灣科技大學國際大樓B展廳)
4:30-17:20 映後與談 與談人:東冬・侯溫 (地點:臺灣科技大學國際大樓B展廳)

• 影片觀賞與討論:「靈山」

• 指定閱讀
1. 陳張培倫。2009。 〈關於原住民族知識研究的一些反思〉,《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5:25-53。
2. Hart, M. A. (2010). Indigenous Worldviews, Knowledge, and Research: The Development of an Indigenous Research Paradigm. Journal of Indigenous Voices in Social Work, 1(1).

• 延伸閱讀:
1. 朱和之 (2016)。 樂土。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2. 林文月譯(1984)。破天而降的文明人。台北:九歌。

• 下週小作業(9/27):請準備一份最能表達你個人對於原住民族印象的圖像,並將該圖像帶到課堂上,同時附上一段說明。說明內容請參考以下題目:1.這份圖像傳達甚麼訊息? 2.你對於原住民族的印象和觀感為何? 3.選擇這份圖像來表達你個人對於原住民族的印象或觀感之原因? 
第3週
9/27  原住民族歷史創傷與健康 (一)
•說明:本週與下週課程從歷史創傷的架構來探討帝國主義及殖民主義對原住民族的生活與健康之衝擊及跨世代的影響,並進而討論當前健康問題及健康危險行為之成因。

•小作業課堂討論。

•指定閱讀:
1.Evans-Campbell, T. (2008). Historical trauma in American Indian/Native Alaska communities: A multilevel framework for exploring impacts on individuals,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Journal of Interpersonal Violence, 23, 316–338.
2. Teyra, C. (2016). 實踐狩獵文化—太魯閣族歷史創傷療癒。法律扶助基金會會訊51:15-19. 資料連結: http://www.laf.org.tw/index.php?action=media_detail&p=1&id=300
3.Brave Heart, M. Y. H. (2000). Wakiksuyapi: Carrying the historical trauma of the Lakota. Tulane Studies in Social Welfare, 21-22, 245–266.
• 延伸閱讀:
1. Myhra, L. L. (2011). " It runs in the family":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historical trauma among urban American Indians and Alaska Natives in culturally specific sobriety maintenance programs. American Indian and Alaska native mental health research (Online), 18(2), 17.
 
第4週
10/04  原住民族歷史創傷與健康 (二)

•說明:本週課程將延續前一週,持續討論歷史創傷對原住民族部落之衝擊。

•影片觀賞與討論:「親愛的米酒,妳被我打敗了!」

•期末作業分組。

•指定閱讀:
1.Kasirisir, K. (2016). 我的部落你好嗎? 談部落/族群與我的健康關係. Journal of Nursing, 63(3), 18-24.
2.夏曉鵑. (2010). 失神的酒以酒為鑑初探原住民社會資本主義化過程.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77), 5-58.
3.蔡友月(2008) 〈基因 vs.社會失序:社會變遷中蘭嶼達悟族的飲酒行為〉。《本土心理與文 化療癒倫理化的可能探問》,余安邦編,頁 469‐530。台北:中央研究院民 族學研究所。

•延伸閱讀:
1.孫大川. (1991). 久久酒一次 (Vol. 4). 張老師出版社.
 
第5週
10/11  歧視與微歧視(Micro-aggression)與原住民族社會運動與抵抗

•說明:本週課程探討歧視及微侵略對當代原住民族之影響,並藉此探討原住民族為何抵抗,並訴諸社會運動爭取權益。本週課程亦會討論原住民族社會運動的演進。
•影片觀賞與討論:「心中的土地」(影片全長:24分鐘)
•指定閱讀
1.Sue, D. W., Capodilupo, C. M., Torino, G. C., Bucceri, J. M., Holder, A., Nadal, K. L., & Esquilin, M. (2007). Racial microaggressions in everyday life: implications for clinical practice. American psychologist, 62(4), 271.
2.林益仁 (2016.06.27)大尾鱸鰻2 中反映的他者化 (引自芭樂人類學 http://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501)
3.阮俊達。2012。〈從都市到部落:家園政治下的台灣原住民族運動〉。論文發表於 2012年 台灣社會學年會「社會創新:後全球化」研討會。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學系,2012年 11月 24日至 25日。線上資源:http://tsa2012.thu.edu.tw/20121125papers/A28.pdf
4.陳竹上(2010)他們在自己的土地上無家可歸?:從「反亞泥還我土地運動」檢視台灣原住民保留地政策的虛實,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7。
 
第6週
10/18  都市原住民(一)

•說明:本週課程探討都市原住民生活之現況與潛在之困境、挑戰。

•影片觀賞與討論:「我家門前有大河」

•指定閱讀:

1.陳永龍(2010)。河岸邦查部落再生成與漂留族群生計重建-阿美族「都市原住民」自立家園的社會安全涵義。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7,135-175。
2.章英華、林季平、劉千嘉 (2010)。〈臺灣原住民的遷移及社會經濟地位之變遷與現況〉。刊於《台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黃樹民、章英華編,頁51-120。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3. Ciwang Teyra (2018)。在都市被歧視,回部落又被質疑—近五成原住民在都市,如何讓他們不再流浪?Mata Taiwan。文章連結:https://www.matataiwan.com/2018/05/24/urban-indigenous-2/
 
第7週
10/25  都市原住民(二)

• 說明:本週課程探討都市原住民生活之現況與潛在之困境、挑戰。
• 都市原住民聚落參訪:汐止WaWa森林-至善兒少發展中心。地址:新北市汐止區樟樹一路264巷1弄3號。
 
第8週
11/01  族群、性別與認同

•說明:本週課程將從不同視角認識原住民族多元性別,並進而探討多元性別、族群以及認同之間的交織性。
•影片觀賞與討論:「山中美姬」

- 與談人:Lisin Haluwey、Lowking Wunaw

•指定閱讀:
1.美同志夜店槍擊案「雙靈人」同聲譴責:停止恐同、歧視LGBT!──雙靈人,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線上資源:http://www.matataiwan.com/2016/06/14/usa-two-spirit-on-orlando-shooting/

2.林文玲老師〈部落「姊妹」做性別:交織在血親、姻親、地緣與生產勞動之間〉,《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6:51-98。

3.Lisin Haluwey (2003)。邦查人-為何幫忙鞏固主流文化(上)(下)
-https://tw.news.yahoo.com/讀者來稿-邦查人-為何幫忙鞏固主流文化-上-161123630.html
-https://tw.news.yahoo.com/讀者來稿-邦查人-為何幫忙鞏固主流文化-下-161119451.html

4.Balsam, K. F., Huang, B., Fieland, K. C., Simoni, J. M., & Walters, K. L. (2004). Culture, trauma, and wellness: A comparison of heterosexual and lesbian, gay, bisexual, and two-spirit Native Americans. Cultural Diversity and Ethnic Minority Psychology, 10, 287-301.

•延伸閱讀:
1.Evans-Campbell, T., Fredriksen-Goldsen, K. I., Walters, K. L., & Stately, A. (2007). Caregiving experiences among American Indian two-spirit men and women: contemporary and historical roles. Journal of Gay & Lesbian Social Services, 18(3-4), 75-92.

2.吳紹文. (2004). 階級, 種族, 性身份-從原住民同志之社會處境反思台灣同志運動。
 
第9週
11/08  原住民族社會福利政策之演變&原住民族長期照顧

•說明:本週課程將介紹原住民族政策之演進,並探討與原住民族相關之社會福利政策之發展。此外,本週課程也會探討長期照顧在原住民族地區推行之現況,並進而探討原住民族文化在長期照顧扮演之角色。

•指定閱讀:
1.李明政(2003)。文化福利權。第四、六章。台北:松慧。
2.王增勇(2001)。我國原住民社會工作教育之初探。社會工作學刊,7:47-73。
3.王增勇、Ciwang Teyra、Umin‧Itei (日宏煜) (2018)。原鄉長照的瓶頸與突破之道。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09,243-254
4.許俊才、林東龍 (2011)〈誰配合誰?部落生活觀點與長期照護服務法草案〉。《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5:387‐395
 
第10週
11/15  本校校慶(停課一天)

期末作業二說明:針對「期末作業ㄧ」選擇之議題,挑選並觀賞一部與之相關的紀錄片或影片,寫下個人的心得、反省與反思,並討論該紀錄片如何影響、啟發或改變你對原住民族的認識?不超過5頁。截止日期:2018/11/15 下午5點,於CEIBA線上繳交。 
第11週
11/22  本週自修,完成期末作業二。

期末作業三說明 (團體作業):針對「期末作業ㄧ」選擇之議題,深入探討問題之成因,請至少引用5篇期刊論文。鼓勵同學善用自修時間和同組同學進行作業討論。截止日期:2018/11/28 下午5點,於CEIBA線上繳交。
 
第12週
11/29  原住民族社會工作與跨文化社會工作

•說明:本週課程討論跨族群∕跨文化服務所面臨的困境與挑戰,並進而探討社會工作者應具備之(跨文化)實務工作能力。
•自我覺察演練
•指定閱讀:
1.簡宏哲、蕭至邦、陳竹上、陳玉蘭. (2012).原住民社會工作實務的文化取向—以服務學習內涵 導入團體工作方法為例. 社區發展季刊,140,207-222。
2.萬育維 、曾梅玲 、 鄭惠美(2009)。從部落工作經驗建構原住民社會工作教育的內涵。社區發展季刊,127,89-98。
3.詹宜璋(2009)。專業知識與文化知識之衝突與轉化:原住民族社會工作者專業實踐與反思。社區發展季刊,127,113-120。
•延伸閱讀:
1.陳翠臻(2014)。從文化能力角度探討臺灣社會工作推展對原住民族地區的衝擊。社區發展季刊,148,280-292。
 
第13週
12/06  原住民族保護性工作

•演講:原住民族保護性實務工作之挑戰與處遇方法
•主講人:黃瑞鳳 (花蓮勵馨基金會督導)

•指定閱讀:待定。
 
第14週
12/13  原住民族文化復振與社區工作(一)

•說明:本週課程首先回顧殖民對於原住民族之影響,並進一步探討如何運用解殖民方法於社會工作實務中,以促進原住民族復原力。此外,也將以 Tribal Canoe Journeys為例介紹美國原住民族如何藉由重建獨木舟文化達到療癒個人、家庭及部落集體的歷史殖民創傷。

•指定閱讀:
1.Walters, K. L., & Simoni, J. M. (2002). Reconceptualizing Native women's health: An “indigenist” stress-coping model. 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92(4), 520-524.

2.Marlatt, G. A., Larimer, M. E., Mail, P. D., Hawkins, E. H., Cummins, L. H., Blume, A. W., ... & Marr, L. (2003). Journeys of the circle: A culturally congruent life skills intervention for adolescent Indian drinking. Alcoh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27(8), 1327-1329.
 
第15週
12/20  原住民族文化復振與社區工作(二)

•說明:本週課程將介紹花蓮達基力部落社區工作與文化復振之經驗。為促進同學對原住民族社區工作有進一步之認識,本週課程亦將安排參訪花蓮家扶基金會於達基力部落之希望教室,花蓮行程為選擇性參與(以15人為上限),欲參與同學須於10/11第五週前以e-mail報名。 
第16週
12/27  原住民族社會工作實習經驗分享

•說明:本週課程邀請本系大四同學分享於原住民族社區之社會工作實習經驗與反思。

•分享人:黃義傑 (社工四)
 
第17週
1/03  期末口頭報告(一) 
第18週
2019/01/10  期末口頭報告(二)
繳交期末作業,請於CEIBA線上繳交,截止時間 1/11 下午5點。